招商加盟咨询热线: 400-6263-889

百年吃光50亿只鸟26年吃灭绝一种海洋巨兽!人类的嘴有多恐怖?

———— 发布时间:2024-07-30   编辑:j9九游会首页入口  阅读次数:————

  。据说,在17世纪之前,北美旅鸽甚至一度达到了巅峰,数量保守估计也有50亿只以上。

  每当看到它们大规模迁徙的时候,就会有一种“黑云压境”之感,十分有压迫感。

  本来,北美旅鸽的数量就已经占据了北美大陆鸟类总数的40%左右,但17世纪欧洲人登陆美洲之后,他们发现了北美旅鸽的美味,情况便开始一发不可收拾。

  从19世纪开始,旅鸽的数量出现了明显的下滑,但那时人类也吃不饱饭,所以没人注意这个问题,直到19世纪中期,开始有学者提出要保护旅鸽,可惜作用不大。

  19世纪后期,人类科技进一步发展,人口增加,捕杀旅鸽的效率也不断刷新,这些鸟的数量开始像过山车一样下滑。

  最终在1896年,人类消灭了地球上最后一个大型旅鸽群。1900年后再也没有人在野外看到北美旅鸽的身影了,最后一只北美旅鸽也在1914年的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动物园被宣告去世。

  除了北美旅鸽,同样也有着悲惨的命运还有毛里求斯的渡渡鸟。渡渡鸟在葡萄牙语言里意思就是“傻瓜”,为什么它们会被葡萄牙人叫作“傻瓜”呢?

  本来,渡渡鸟应该在毛里求斯安安稳稳度过它们平淡的一生。直到1598年,人类的出现,打破了它们这份平静。

  当时,荷兰商船遇见了风暴,迫不得已往毛里求斯小岛上靠。本来,饿了几周的船员饥肠辘辘,看到渡渡鸟后就像是见到了一个行走的食物,开始对它们大开杀戒。

  而渡渡鸟对这群人充满好奇,不会攻击他们,甚至还凑前观察他们。毫无疑问,它们立马被这些荷兰人杀掉了,这举止该说不说有点傻。

  要是说肉好吃,那渡渡鸟灭绝还是事出有因的。但在荷兰人的日记上却描述说,渡渡鸟的肉实在是难吃至极,“肉质粗糙,煮不熟,油多,很腻,完全没有吃下去的欲望。”光是听这段话的描述也能知道这种鸟并不好吃。

  甚至,在荷兰语中,这种鸟还叫做“Walghvogel”,意思是“无味的鸟”。

  原来,在荷兰人上岸的时候,也带来了一些像猫、狗、牛、猪、羊等这些动物。因此,就算渡渡鸟在人类眼中是不好吃的,但是在会自己捕猎的猫狗眼中,它就是一顿大餐食物。

  很快,这些动物不仅吃了大量的渡渡鸟,还几乎吃完了地面上所有能找到的渡渡鸟蛋。再加上渡渡鸟这个物种一次只产一只蛋,要恢复成原样要花大量的时间,就这样,渡渡鸟被“吃光了”。

  我们再也看不到渡渡鸟真实的样子了,从今往后只能通过标本来猜测它们以往的憨憨模样。

  传说中美人鱼的原型,是一种名叫儒艮(rú gèn)的大型海洋动物,它们的鳍肢很灵活,虽然脑袋长得丑了点,但远看体型还是很有美人鱼的感觉。

  儒艮属于海牛目-儒艮科的草食性海洋动物,它还有另外三种海牛科的近亲,以及一种体型最大、已经被人类吃灭绝了的斯特拉大海牛(也叫巨儒艮)。

  在1741年,有探险家在白令海峡发现了这种长相奇怪的动物,但随后他们发现这种动物的用处很多,有船员如此描述大海牛的味道:“味道还很好,和牛肉的口感类似,还带点坚果的味道”。

  甚至,大海牛身上的油还可以做成灯油,身上的皮可以做成衣服,简直是集优点于一身。

  就这样,大海牛被列入了人类食物的清单,特别是欧洲人,他们对大海牛开启了大量的猎杀模式,并将它们的尸体分割处理,卖到全球各地。

  大海牛一开始被发现的时候,数量本就不多,生存范围狭窄,体型大繁殖速度慢,对人类的船还没有什么警惕心,猎杀起来非常方便,于是很快迎来了它们的末日。

  1768年,最后一头斯特拉大海牛也被杀了。仅仅被人类发现了26年,一种人畜无害只知道吃点海草的海洋巨兽,彻底在地球上灭绝。

  在国内,也有一种动物,因为被夸大了药用价值而被人吃到濒危,它们就是穿山甲。穿山甲被传为是对农业有极大害处,但身上的鳞片和肉却“赛黄金”的一种生物。

  其实这种说法是错的,只是因为穿山甲有着极为出色的挖掘能力,就被人说会破坏庄稼,需要对其进行猎杀。其实穿山甲对人类的种植作物毫无兴趣,它们是彻底的食虫动物,嘴巴尖长没有牙齿,只靠细长还带有粘液的舌头捕食蚂蚁和小昆虫,甚至它还能帮助人类疏松土地。

  穿山甲受到的最大威胁,是人类认为它们全身都有药用价值。早在古时候,李时珍还评价说穿山甲此物能窜经络达于病所故也,因为穿山甲打洞本领很高,所以也会有疏通经脉的能力,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。

 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,专家指出穿山甲鳞片是一种角质化的皮肤附属物,其中就是角蛋白,与人类的头发和指甲等没有区别,所以药用价值并不强。

  但是在民间,穿山甲可就是一种有效的偏方,有人认为穿山甲可以治疗麻风病,甚至还有人煲穿山甲胎儿汤,认为只要喝了就能够壮阳等等。

  就这样,在近十年以来,穿山甲因为“好吃又大补”而成为了一种炙手可热的哺乳动物,也引发了不少人对其进行偷猎,导致所有种类的穿山甲濒临灭绝。

  在2019年,全球的穿山甲片非法贸易量达到了惊人的80吨,想想这些穿山甲片背后是多少个穿山甲在哭泣,实在是残忍。

  黄胸鹀(wú),这种鸟在2004年的生存状态还是“近危”,2017年就被列为“极危”物种,2000年时和麻雀一样位列我国三有保护动物行列,2021年却直接升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,很重要的原因,就是被中国人抓了太多。

  黄胸鹀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北部,在中国北部和东北部,包括东北、华北、西北和高原地区活动。

  不少在农村长大的人表示,这种鸟类在他们小时候是一种很常见的鸟类,但如今想再重新看它们一眼却变成了奢望。是什么让它们沦落到如今的地步呢?

  其实很多人不认识它的学名,但也应该听过它的俗称,黄胸鹀有禾花雀、黄胆、黄肚囊等很多外号,说明它们在民间的知名度其实很高,也很受欢迎。

  在我国北方,养鸟文化相对比较盛行,人们喜欢养叫声好听外形好看的鸟,黄胸鹀也在选择范围中,尤其是鸣叫声清亮的雄性,曾被大量捕捉流入市场。

  而在南方,传统中医记载黄胸鹀有滋补强壮的效果,人们进一步理解之后,就认为黄胸鹀可以补肾壮阳,炖汤效果最好,于是在这里的黄胸鹀们又被大量捉去餐馆。

  更可怕的是,当时黄胸鹀还没有成功实现人工繁殖,架不住人类在野外如此大肆捕杀。据说在2001年,广东估计捕杀了约100万只的黄胸鹀,造成它们的种群数量大下跌。

  如果我们再不进行加以管理,专注研究它们的培育。恐怕在不久的将来,黄胸鹀就会走上和北美旅鸽一样的道路了。

  看来,不管是是什么地方,全世界“吃货”的战斗力都不可小觑。虽然这些野生动物沦落为贪婪的人类的盘中餐,但如果人类再不就此收手,报应也会降临在我们身上。

  这些野生动物身上藏着无数我们还未发现的病毒,这些动物或许可以和这些病毒和谐共存,而我们并不一定有像它们一样的免疫力,所以为了生态平衡和我们人类的健康,最好还是不要吃这些野生物种。

  都说“祸从口出”,在人类的历史上,因为口腹之欲而酿出大祸的案例并不少。如果人类仍然以吃野生动物而自豪,并不会做出任何改变的话,那么有一天我们就会像打开潘多拉魔盒一样,最终只会让我们这些贪婪的人类自食恶果。

 j9九游会首页入口-九游会官网真人游戏第一品牌-j9九游会官网登录入口 版权所有 网址:http://hj-baofeng.net 地址:杭州市下城区环城西路

 Porwered by j9九游会首页入口   闽ICP备202200813号">   技术支持